Windows的起源:从DOS开始
Windows操作系统的最初版本Windows 1.0(发布于1985年)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,而是运行在MS-DOS(Microsoft Disk Operating System)之上的图形用户界面(GUI)。
MS-DOS是微软在1981年为IBM个人电脑开发的命令行操作系统。早期的Windows本质上是DOS的一个扩展,它依赖DOS来管理文件系统和硬件资源,而Windows则提供了窗口、图标、菜单等图形化操作界面。
向独立系统过渡:Windows 9x系列
随着Windows 95、Windows 98和Windows ME的发布,Windows逐渐减少了对DOS的依赖。虽然这些系统仍然包含DOS组件并能进入DOS模式,但它们已经具备了独立的32位内核和即插即用功能。
这一系列通常被称为"Windows 9x",它们混合了16位和32位代码,虽然比早期版本更加独立,但仍然保留了DOS的底层架构,导致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局限。
真正的技术飞跃:Windows NT内核
真正决定现代Windows系统技术基础的是Windows NT(New Technology)项目。Windows NT 3.1于1993年发布,这是一个完全重新设计的32位操作系统,不依赖于DOS,具有先进的内存管理、多任务处理和安全性特性。
从Windows XP(2001年)开始,微软将家用和专业产品线统一到NT内核上。此后所有的Windows版本——包括Windows Vista、7、8、10和11——都基于Windows NT内核开发。
现代Windows的技术根基
今天的Windows系统已经与最初的DOS版本相去甚远。现代Windows的核心是高度复杂的NT内核,它:
- 提供真正的32位/64位支持
- 具备先进的内存管理和进程隔离
- 支持多用户、多处理器系统
- 拥有完善的安全模型和权限控制
- 能够运行在从个人电脑到服务器的各种硬件平台上
虽然Windows仍然保留了一些与DOS兼容的功能(如命令提示符),但这些只是向后兼容的工具,而非系统的基础。
结论
Windows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:
1. 早期阶段:基于MS-DOS的图形界面扩展
2. 现代阶段:基于完全独立的Windows NT内核
因此,可以说现代Windows系统是基于Windows NT内核开发的,而不是基于传统的DOS系统。NT内核才是当今Windows 10、Windows 11等操作系统的真正技术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