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源:从MS-DOS到Windows
Windows系统的开发始于1980年代初期。当时,微软已经为IBM PC开发了MS-DOS操作系统,但它是一个命令行界面系统。为了应对苹果Macintosh图形界面的挑战,微软在1985年发布了Windows 1.0,这是第一个为PC提供图形用户界面(GUI)的操作系统。
Windows最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,而是运行在MS-DOS之上的图形外壳程序。它通过调用DOS的底层功能来管理文件和硬件,同时提供窗口、菜单和鼠标操作等图形界面功能。
技术架构的演进
随着版本的迭代,Windows的架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Windows 95是一个重要转折点,它引入了32位架构、抢占式多任务处理和全新的用户界面。更重要的是,它将DOS深度集成,不再是简单的外壳程序。
真正的技术飞跃发生在Windows NT(New Technology)项目中。由大卫·卡特勒领导的团队从零开始设计了一个全新的、与硬件无关的、支持多处理器的32位操作系统。Windows NT 3.1于1993年发布,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远超当时的Windows 9x系列。最终,Windows XP将NT内核带入消费市场,统一了产品线。
关键开发团队与管理
Windows的开发由微软操作系统部门主导,历史上由比尔·盖茨、史蒂夫·鲍尔默等高层直接管理。开发过程采用大规模团队协作模式,高峰期有数千名工程师参与。
微软建立了严格的开发流程,包括代码审查、自动化测试、每日构建和质量保证体系。开发周期通常持续2-3年,期间会发布多个测试版本(Beta)收集用户反馈。著名的"Windows开发马拉松"文化也在此期间形成,工程师经常长时间工作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。
现代Windows开发
今天的Windows开发已转变为持续交付模式。Windows 10和Windows 11采用"Windows即服务"(Windows as a Service)策略,通过定期功能更新不断添加新特性。
开发工作使用内部版本控制系统(现为Git)和Azure DevOps平台进行管理。微软还建立了庞大的测试网络,包括内部测试、预览体验计划(Windows Insider Program)和自动化测试实验室。安全性和兼容性成为开发的核心考量,每个更改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审查和兼容性测试。
Windows开发里程碑
- 1985年 - Windows 1.0发布,图形界面初现
- 1993年 - Windows NT 3.1发布,企业级内核诞生
- 1995年 - Windows 95发布,革命性用户界面
- 2001年 - Windows XP发布,NT内核普及
- 2012年 - Windows 8发布,触控优先设计
- 2015年 - Windows 10发布,服务化模式开启
- 2021年 - Windows 11发布,全新设计语言